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積墨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jī mò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ī mò
解釋:
中國山水畫法中,用墨由淡而深,逐漸漬染的一種技法。可將遠近距離表現出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積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張鍠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積墨為國畫用墨技法之一,指用墨時,一層層疊加積染,一層乾後再加一層,使墨色積累,而顯出厚重飽滿的質感;另外墨跡因水分的累積,四邊自然暈開,而顯出豐潤的韻味。運用積墨法時,墨的累加須層次分明,不可平板;須錯落有致,不可零亂。今人潘天壽〔聽天閣畫談隨筆〕說:「積墨須在雜亂中求清楚,在清楚中求雜亂。」為積墨之要領。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積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