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烽火相連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fēng huǒ xiāng liá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ēng huǒ xiāng lián
解釋:
本指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相連而不間斷,後代則用來形容戰火連綿不絕。漢.荀悅《前漢紀.卷一九.孝宣皇帝紀三》:「臣愚以為,其勢自壞,今留屯田,地勢平易,多高山野望之便,部曲相保,塹壘木樵,便兵飾弩,烽火相連,勢足并力,以逸待勞,兵之大利。」元.無名氏《梧桐葉》第一折:「臨岐分別,一旦恩情成斷絕,烽火相連,雁帖魚書誰與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烽火相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