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生殖毒性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productive Toxicity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外來化合物及其他環境因素對生殖過程的毒性作用,表現為不育、自然流產、死胎、畸胎或其他先天缺陷等。外來化合物可通過下列作用損害生殖過程:1.親性腺作用-作用於性腺及其調節系統,影響生殖器官的發育和性腺成熟過程,影響生殖細胞的增殖及成熟,導致生殖細胞數量減少、功能減退及突變。2.親胚胎作用-影響胚胎及其發育(參見『胚胎毒性』)。3.親胎盤作用-改變胎盤血流量,干擾胎盤功能。4.對全身的毒性,間接地影響生殖過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生殖毒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