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性出生缺陷 - 教育百科
環 | |
境 | |
性 | |
出 | |
生 | |
缺 | |
陷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Environmental Birth Defect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由環境因素導致的胎兒發育異常。1940年以前一般認為畸形只是由遺傳性因素引起的。自從發現德國麻疹感染和服用鎮靜藥物導致孕婦產生先天性畸胎後,環境因素開始受到重視。近年來環境污染對胎兒的致畸胎作用已日益受到人們關注,來自環境中的意外暴露,如國內曾發生的多氯聯苯事件會導致子宮內生長遲滯及皮膚病變等,以及曾在日本發生的有機汞引起的先天缺陷。近年來有更多的研究在探討環境中暴露對增加先天缺陷疾病的可能性,如車諾比爾核電廠爐心融毀事件及有害廢棄物處理場等,不過尚無定論。目前通過母體可導致胎兒發育異常的環境因素主要包括感染、營養、病理因素、藥物、激素、化學毒物、游離輻射和機械性因素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環境性出生缺陷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