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窩藏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wō cá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ō cáng
解釋:
  1. 違法收藏或收留。
    【例】他因為窩藏人犯而吃上官司。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窩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ō cáng
解釋:
藏匿犯人、贓物。如:「窩藏人犯」。《三國演義》第四回:「卓遂令遍行文書,畫影圖形,捉拏曹操。擒獻者,賞千金,封萬戶侯;窩藏者同罪。」《花月痕》第九回:「我拐了王母兩個侍兒來,在你這裡窩藏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窩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