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梃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ǐng
解釋:
  1. 棍棒。
    【例】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孟子.梁惠王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ǐng
解釋:
[名]
1.棍棒。如:「箠梃」。《孟子.梁惠王上》:「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唐.柳宗元〈封建論〉:「負鋤梃謫戍之徒,圜視而合從,大呼而成群。」
2.量詞。古代計算竿狀物的單位。唐.韓愈〈藍田縣丞廳壁記〉:「庭有老槐四行,南牆鉅竹千梃,儼立若相持。」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注音: ㄊㄧㄥˇ #ㄊㄧㄥˇ
正字:
異體字/附錄字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迥韻.挺字》引〈漢開母廟石闕銘〉。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梃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