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齏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調味用的細碎辛辣食物或菜末,如薑粉、蒜粉、韭菜末等。
  2. 使成碎末。
    【例】齏骨粉身
  3. 細碎的。
    【例】化為齏粉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調味用的細碎辛辣食物或菜末。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這出家的要餐松啗柏,熬齏受淡。」
[動]
粉碎。如:「齏骨粉身」。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調味用之細碎辛辣食物或菜末。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這出家的要餐松啗柏,熬齏受淡。」明.高明《琵琶記.蔡宅祝壽》:「入則孝,出則弟,怎離白髮之雙親?到不如盡菽水之歡,甘齏鹽之分。」

2. 粉碎。《新五代史.卷三○.漢臣傳.蘇逢吉》:「史公一處分,吾齏粉矣。」

注音: ㄐㄧ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齏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