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潛水灰粘層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Waterlogged Gley Horizo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濕潤氣候,排水不良情況下,由於地下水位高低變動引起氧化、還原作用之交替,下層土壤在地下水浸沒時,發生還原作用。其中化合物還原成Fe2+化合物,使土壤呈藍灰色;在地下水位下降時,空氣沿孔隙進入又發生氧化作用,使Fe2+化合物被氧化成Fe3+化合物,呈棕色至銹色。土壤層常顯示藍灰色,而夾有棕、銹色之斑紋或斑點,稱此作用為灰粘化作用,若長期在浸水狀態下,則土壤層多呈藍灰色,稱之潛水灰粘層。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潛水灰粘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