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地下水位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ì xià shuǐ wèi
解釋:
淺層地表下岩石或土壤所含的水,有充滿(飽和)及未充滿(未飽和)其空隙者,此兩者的界面,稱為「地下水位」。也稱為「地下水面」、「潛水位」。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地下水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Water Tabl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從地面至地下的岩層剖面大致可分為兩部分,上面部分是地表水向下滲漏的部分,稱為通氣層;其下面部分的岩層孔隙中若均被水填滿,就稱為飽和層。在通氣層和飽和層之間的界面稱為地下水面。在地下水面之上的通氣層中,因為岩層孔隙中未被水填滿,故孔隙中還有空氣。其中任一點,其流體靜壓力均與大氣壓相等。地下水面並不是水平面,而是一不規則面,它距地表面的深淺與地質、地形和氣候有關。通常在多雨地區、在河谷及氾濫平原上,地下水面均較淺。
  一個地區的地下水位也並非恆定不變,它實際與季節、及抽水量有關。通常在多雨季節時,因為地下水的補注量大,故地下水面會上升;在乾旱季節時,則會下降。一地的抽水量若大於當地的補注量時,地下水面也會下降。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地下水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water table
作者: 賴經都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地下水介於飽和層與通氣層之間的分界面之高裡,稱為地下水位。其他常用的名稱有:自由表面高程、地下水高、地下水表面、飽和表面、水線等。
  如圖所示,地下水位以下土層的水份含量為飽和狀態,因此,此層稱為飽和層,地下水位以上土層的孔隙成部分充氣狀態,故此層稱為充氣層。存在此層之水大致非為靜水壓分佈,而是在分子吸引力之下被保存於此,故有附著(pellicular)、懸浮(suspended)或淺層(vadose)水之稱。在充氣層之最上部是土壤帶,此帶所包含之水份稱為土壤水。此類水份經植物之根莖系統蒸散或直接由地面蒸發於大氣中。毛細管邊緣通常指謂由毛細管力抗逆重力而使部分水份疊於飽和層上的一個區域,其厚度為土壤顆粒有效粗糙度與周圍土壤溫度(季節)之函數。介於土壤帶與毛細管邊緣之間的土壤是屬於中間帶。在充氣層厚度不甚大時,中間帶可能不存在。
  假如有長期的乾季,由於植物、地表之繼續蒸散與蒸發,致使充氣層內之水份漸漸沽竭;毛細管邊緣仍繼續從飽和層內吸水以彌補充氣層內之水份,造成地下水之下降。當地下水位下降到某種程度時,即開始影響植物之吸水能力而終至淍萎點。假如有充份的降雨,上述情況即受改善,而地下水位亦呈上昇的現象。
  在飽和層中,因其頂面為自由表面,層內之水壓應為靜水壓分佈。地下水位在空間上之昇降通常大略順著地表面之起伏,但由於液體表面趨向水平之特性,其曲度遠比地表面之曲度為緩和。由表面起伏與液面趨平之特性造成地下水位梯度與地下水水流,而兩者應呈正比關係。兩者之關係亦可受其他因素的局部影響,此種因素在自然界包括河渠底之入出流(如圖),以及人為因素即包括掘井抽水或人工補注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地下水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