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蒸散 - 教育百科
ˋ
zhēng s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ēng sàn
解釋:
水由液體變成氣體,消散在空氣中。如:「蒸散作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蒸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ranspiration
作者: 黃宏斌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蒸散乃水份自植物體經由各種途徑散發於大氣之過程。經由葉面之氣孔散發出去者為氣孔蒸散;自水膜經由植物體表層散發出去者為表層蒸散;當蒸散量很小時,水份經由植物體之排水器(hydathode)排出者則為吐水現像(guttation)。其中,最有效之蒸散乃氣孔蒸散。乾燥地區植物之蒸散量甚大,是水文學中估算水平衡不可缺少之數據之一。蒸散發生之原因有:
  1.減低葉面本身之溫度,以適應其生存環境。
  2.排出多餘水份,以適應本身生長。
  enumerate影響蒸散之因素甚多,大都與蒸發類似,如溫度、蒸汽壓力及風速等。而蒸散與蒸發不同之處則為:
  1.發生地點不在地面上。
  2.水源與蒸發面有一段距離。
  3.過程由有生命之植物體控制。
  影響蒸散之因素尚有:
  1.日照:植物養分之攝取乃是行光合作用之結果,光合作用需要日光之供應,所以蒸散大都發生在白晝,每日之蒸散量約有95%是發生在晝間。
  2.土壤含水量:蒸散之水份取自土壤;而不同土壤有不同之最高含水量。
  由於蒸散量不可能超過土壤含水量,因此,不同土壤上之蒸散量亦不相同。
  3.植物種類:由於蒸散主要經由葉面氣孔散發而出,因此,氣孔大小及密度均會影響蒸散量。而氣孔大小與密度與植物種類有關。所以,不同植物有不同之蒸散量。
  4.生長期:植物於不同之生長期有不同之養分需求。因此,不同生長期之植物有不同之蒸散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蒸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