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綀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ㄇㄧˋ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3
  • 漢語拼音 shū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ū
解釋:
[動]
紡粗的絲。《玉篇.糸部》:「綀,紡麤絲。」
[名]
一種像苧布的紡織品。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綀子出兩江州洞,大略似苧布,有花紋者謂之花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一種質料較為粗疏之紡織品。大徐本《說文解字.糸部.新附》:「綀,布屬。」《玉篇.糸部》:「綀,紡麤絲。」《晉書.卷六.元帝紀.史臣曰》:「布帳綀帷,詳刑簡化,抑揚前軌,光啟中興。」宋.周邦彥〈齊天樂.綠蕪凋盡臺城路〉詞:「尚有綀囊,露螢清夜照書卷。」

2. 一種像苧布的紡織品。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綀子出兩江州峒,大略似苧布,有花紋者謂之花綀。」

注音: ㄕㄨ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綀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