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帔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èi
解釋:
  1. 古代婦女披在肩上的無袖衣飾,即今之披肩。
    【例】鳳冠霞帔 ◎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èi
解釋:
[名]
1.下裳,即裙子。漢.揚雄《方言》卷四:「裙,陳魏之間謂之帔。」
2.古代婦女披在肩上的無袖衣飾,即今之披肩。漢.劉熙《釋名.釋衣服》:「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纍纍珮珊珊。」《紅樓夢》第五回:「詩後又畫一盆茂蘭,旁有一位鳳冠霞帔的美人。」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下裳,即裙子。《說文解字.巾部》:「帔,弘農謂裙帔也。」漢.揚雄《方言》卷四:「裙,陳魏之間謂之帔。」

2. 古代婦女披在肩上之無袖衣飾,即今之披肩。漢.劉熙《釋名.釋衣服》:「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纍纍珮珊珊。」《紅樓夢》第五回:「詩後又畫一盆茂蘭,旁有一位鳳冠霞帔的美人。」

注音: ㄆㄟ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帔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