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葵花鳳頭鸚鵡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ulfur-crested Cockatoo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Cacatua galerita
形態:
體長38~50公分。雄鳥全身白色,僅頭冠和眼睛下方黃色,喙黑色。
分布:
共4亞種,分布於新幾內亞及其附近島嶼、部分大洋洲島嶼及澳洲北部和東部。
生態習性:
棲息於低海拔森林、熱帶的稀樹大草原和部分上至海拔1,500公尺的開墾地,有時會出現在都市地區。非繁殖期時常成大群覓食,在草地、灌叢和樹上吃種子、果實、棕櫚心和昆蟲,有時會被視為穀物害鳥而被人類射殺;黃昏時會成群飛回夜棲地休息。成群於地面覓食時,少數個體會擔任警戒,一旦遇到危險時會發出沙啞而吵雜的警告叫聲。繁殖期時會分散並配對進行繁殖;巢築於尤加利樹的樹洞內,大多靠近水源,每窩可產2~3個卵,雌雄鳥共同孵卵。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鸚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科:
鳳頭鸚鵡科 (Family Cacatu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葵花鳳頭鸚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