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畏光側山蛩 - 教育百科
畏 | |
光 | |
側 | |
山 | |
蛩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畏光側山蛩Paraspirobolus lucifugus體型小,成體長18~22mm;體色通常為淺橘色或淺紫紅色;觸角、頸節、步足、肛下板及肛側板為透明的白色。每個防禦腺孔(ozopore)之前具有一個逗號形狀的深色區域,在體側構成一條從第2體節至肛上板的黑色虛線。身體背部及側邊之間具有一條淺色縱帶。 本種為世界廣佈種。在臺灣,被發現於臺北植物園、臺灣大學、臺中科博館植物園、花蓮縣壽豐鄉鯉魚潭。 |
|
知識 1: 腐食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畏光側山蛩 | |
世界地理分布: | 世界廣佈種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中文目名: | 山蛩目 |
中文綱名: | 倍足綱 |
中文門名: | 節肢動物門 |
台灣分布地點: | 台北植物園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節肢動物類 |
拉丁亞綱名: | Chilognatha |
拉丁屬名: | Paraspirobolus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目名: | Spirobolida |
拉丁科名: | Spirobolellidae |
拉丁種小名: | lucifugus |
拉丁綱名: | Diplopoda |
拉丁門名: | Arthropoda |
棲所環境: | 一般平地 |
紀錄類別: | 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知識單元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