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趑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趑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趑趄」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趑趄」:徘徊不定。《說文解字.走部》:「趑,趑趄,行不進也。」《廣韻.平聲.脂韻》:「趑,趑趄,趨不進也。」《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距義陽百餘里,眾以魏軍盛,趑趄莫敢前。」《野叟曝言》第一四九回:「各國王、國妃俱貪看園中奇景,臨別時趑趄卻顧,十步九回。」亦作「𧾕趄」、「趦趄」、「𨀥趄」、「𨒮趄」。

注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趑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