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臺灣大蹄鼻蝠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臺灣大蹄鼻蝠
英文名: Rhinolophus formosae
描述:
頭體長6.3~7.2公分,尾長3~4.1公分,前臂長5~6公分,體重16~26公克。體暗褐色至黑褐色。鼻部特化複雜:上鼻葉有一朝上之突尖,中鼻葉之鞍部後端有一角椎狀突起,突起兩側具鼻垂,下鼻葉則呈馬蹄狀。耳殼寬大,末端尖突,具迎珠,高約耳殼的1/2。雌雄個體於恥丘上端均有假乳頭,其中生殖哺育期之母蝠的假乳頭明顯腫漲增長,可供幼蝠吸吮攀附用。前肢指部僅拇指有爪。齒式為:門齒1/2,犬齒2/3,前臼齒1/1,臼齒3/3;總齒數= 32。

分布:
分布廣泛,台灣各海拔地區均有發現紀錄;惟目前發現的數量均少,常呈單隻或兩隻棲息或活動。</p>
作者: 鄭錫奇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