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轅門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yuán mé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uán mén
解釋:
古代君王出巡,駐駕於險阻之地,以車作為屏障,翻仰兩車,使兩車之轅相向交接成一半圓形的門,稱為「轅門」。見《周禮.天官.掌舍》。後指將帥的營門或衙署的外門。《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詩:「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轅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