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助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ㄅㄤㄇㄤˊㄈㄨˇㄗㄨㄛˇㄖㄨˊ:「ㄅㄤㄓㄨˋ」、「ㄏㄨˋㄓㄨˋ」、「ㄈㄨˇㄓㄨˋ」、「ㄊㄧㄢㄓㄨˋㄗˋㄓㄨˋ」、「ㄓㄨˋㄖㄣˊㄨㄟˊㄎㄨㄞˋㄌㄜˋㄅㄣ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助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ù
解釋:
  1. 輔佐、幫忙。
    【例】互助、援助、守望相助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ù
解釋:
[動]
輔佐、幫忙。如:「互助」、「援助」、「守望相助」。唐.白居易〈春寒〉詩:「助酌有枯魚,佐餐兼旨蓄。」
[名]
殷商時代的賦稅制度。《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貢,殷人七十而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ō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幫忙、救助。
  2. [[動] ] 增益、增添。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輔佐、幫忙。如:「互助」、「援助」、「守望相助」。《說文解字.力部》:「助,左也。」《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唐.白居易〈春寒〉詩:「助酌有枯魚,佐餐兼旨蓄。」唐.盧仝〈憶金鵝山沈山人〉詩:「一片新茶破鼻香,請君速來助我喜。」

2. 殷商時代賦稅之制度。《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漢.趙岐.注:「民耕五十畝,貢上五畝;耕七十畝者,以七畝助公家。」

注音: ㄓ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助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