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臺灣野兔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臺灣野兔
英文名: Lepus sinensis formosus
描述:
臺灣野兔的身體背部呈黃褐色,體毛的末端呈黑色,有不規則的黑色斑紋,體側為黃色,腹面較灰白。具有兩對上門齒,門齒發達突出,善於啃咬,但犬齒退化消失。眼睛大而圓,顏色與體色相似。後肢明顯比前肢長而強壯。頭體長30至40公分,耳朵大而突出,長度8至10公分,尾很短,長度通常不到6公分,體重0.5至2公斤。齒式:門齒2/1,犬齒0/0,前臼齒3/2,臼齒3/3;全部的牙齒數有28顆。
分布:
臺灣野兔在臺灣僅有1科1屬1種,為臺灣特有亞種。雖然在臺灣的分布相當廣泛,在近海平面的草生地至海拔2,600公尺的高山林緣地區都可發現到牠們的蹤跡(或排遺),但主要分布在海拔500公尺以下的地區。
作者: 鄭錫奇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