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金屬氫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jīn shǔ qī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īn shǔ qīng
解釋:
西元一九八九年五月於Baltimore召開的美國地球物理年會中,華裔科學家毛河光與R.J.Hemley 發表利用兩個金剛石砧,中間加入普通氫材料,然後施以兩百五十萬倍的大氣壓力,此時氫分子分離成個別的原子,並形成可導電的金屬氫。金屬氫可能是高溫超導體,也可能作為核融合的燃料,更可能有助於科學家對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等行星的了解,因為這些行星的核心都具有金屬氫的成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金屬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