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女子四自教育(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一儒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女子四自教育在大陸地區是對婦女進行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教育的簡稱。
  一九八八年九月一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婦女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中提出:「在改革競爭的大環境中,當代婦女要爭取自身的進一步解放,必須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樹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新女性意識。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維護自己的尊嚴,反對自輕自賤;自信,就是相信自已的力量,堅定自己的信念,反對妄自菲薄;自立,就是樹立獨立意識,體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反對依附順從;自強,就是頑強拼搏;奮發進取,反對自卑自弱。」
  「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是對一九八三年九月中國婦女第五次代表大會提出的「自尊、自重、自愛、自強」的發展與完善。這一口號的意義在於喚起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促使廣大婦女增強歷史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走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精神境界,積極投身於改革和建設事業中,發揚婦女的優勢與潛能,作出新的貢獻。
  一九八八年九月六日中國婦女第六次代表大會通過的〔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章程〕,將「四自」正式列入第一章任務的條文中,原文是「教育引導廣大婦女,增強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全面提高素質,促進婦女人才成長。」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女子四自教育(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