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嶺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ㄕㄢ
  • 部首外筆畫 14
  • 總筆畫 17
  • 漢語拼音 lǐ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ㄧㄡˇㄉㄠˋㄌㄨˋㄎㄜˇㄊㄨㄥㄉㄚˊ˙ㄉㄜㄕㄢㄉㄧㄥˇㄖㄨˊ:「ㄕㄢㄌㄧㄥˇ」、「ㄔㄨㄥˊㄕㄢㄐㄩㄣˋㄌㄧㄥˇ」、「ㄈㄢㄕㄢㄩㄝˋㄌㄧㄥˇ」。
  2. ㄕㄢㄇㄞˋ˙ㄉㄜㄍㄢˋㄒㄧˋㄖㄨˊ:「ㄑㄧㄣˊㄌㄧㄥˇ」、「ㄅㄟˇㄌㄧㄥˇ」、「ㄋㄢˊㄌㄧㄥˇ」、「ㄉㄚˋㄒㄧㄥㄌㄧㄥ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ǐng
解釋:
  1. 泛指山。
    【例】崇山峻嶺
  2. 山脈的幹系。
    【例】北嶺、秦嶺、大興安嶺
  3. 五嶺的簡稱。
    【例】嶺南、嶺北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ǐng
解釋:
[名]
1.有道路可通的山頂。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2.連綿不斷的山。如:「北嶺」、「大興安嶺」、「南嶺」、「秦嶺」。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無一同。」
3.大陸地區五嶺的簡稱。《漢書.卷九五.南粵傳》:「士卒大疫,兵不能隃嶺。」《晉書.卷九○.良吏傳.吳隱之傳》:「朝廷欲革嶺南之弊,隆安中,以隱之為龍驤將軍。」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niá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有道路可通的山頂。
音讀: lí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