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雙帶狐鯛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雙帶狐鯛
英文名: Bodianus bilunulatus
描述:
體長型,側扁。上下頜突出,前側具 4強犬齒,上頜每側具一大圓犬齒。頰部與鰓蓋被鱗;下頜無鱗。D. XII, 9-10; A. III, 12;P. 16;L.l. 28-32;G.R. 5-6+8-12;尾鰭截形,上下緣鰭條稍延長。體色會隨成長而改變,幼魚頭背至背鰭中部鮮黃色,前2/3體側為白色,且具一、二十條深色縱條紋,後1/3體側為黑色且延伸至背鰭軟條部及臀鰭,尾柄白色,尾鰭透明。成魚體上半部粉紅色至紅色,腹面顏色較淡;體側具縱條紋;背鰭後部下方具一大黑斑,且達尾柄上半部;頭部眼前具紅紋,下頜白色且延伸至鰓蓋緣;背鰭透明至粉紅色,第I至III、IV棘間具黑點;尾鰭粉紅。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台灣各地海域皆有分布。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