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骨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uò gǔ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坐骨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uò gǔ |
解釋:
脊柱末端的楔形三角骨。由五塊骶椎合成,位於腰椎以下,尾椎以上,和左右髖骨相連接構成骨盆。也稱為「尻骨」、「薦骨」。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坐骨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Ischium |
作者: | 郭志輝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解剖學名詞。髖骨臼的後下方。有坐骨結節,即坐姿時與椅面接觸的骨突。和腸骨以及恥骨形成髖骨。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坐骨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