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短多鬚鳚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短多鬚鳚
英文名: Exallias brevis
描述:
體長橢圓形,稍側扁;頭鈍短。頭頂無冠膜;鼻鬚5-8分支;眼上鬚9-10分支;兩側頸鬚30-32分支叢生於頸側同一膨大基部。上唇具細摺,下唇具皺摺,下唇二側後方側孔皆具一對鬚;上頜齒可自由活動,下頜齒稍可活動;上下頜不具犬齒;鋤骨無齒。側線在前方有許多短側枝。D. XII, 12-13; A. II, 13-14; P. 5; V. I, 4。背鰭最後軟條與尾柄相連,臀鰭不與尾柄相連;成熟雄魚在臀鰭硬棘有一螺旋狀的膨大肉趾。體散布成團狀的黑褐色斑點,活魚時為桃紅色;鰭亦布滿斑點,活魚時胸鰭、尾鰭為淺黃色。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紅海、南非至夏威夷、馬貴斯及社會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新加勒多尼亞及拉帕等。台灣分布於東部、南部、綠島及蘭嶼等海域。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