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絨鮋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絨鮋
英文名: Erisphex pottii
描述:
體延長,頗側偏,背、腹輪廓淺弧形,前部高,後部低租;頭中大,側扁,具棘和稜。口前位,斜裂;上下頜和鋤骨具絨毛狀齒;上咽喉具一齒板。前鰓蓋具尖棘4。體被特化之棘狀鱗。具鰾。背鰭連續,起始於眼眶後緣之上方,硬棘部低且具缺刻,具硬棘XI-XII,第I硬棘為標準體長的14-19%,軟條10-14;臀鰭亦低,具硬棘I,軟條11-13;臀鰭硬棘I,軟條2。體深褐色而有模糊的較深色斑塊,腹部較淡;背鰭硬棘部與體色略同,餘鰭一致為暗色。
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韓國、日本至臺灣。臺灣分布於南部及西部海域等。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