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遊鰭葉鰺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遊鰭葉鰺
英文名: Atule mate
描述:
體呈長橢圓形,稍側偏。吻尖,其長大於眼徑。脂性眼瞼非常發達,僅瞳孔中央露出一長細縫。齒細小,上下頜各有一列齒,唯大魚上頜前方有2-3列犬齒,後側則仍僅一列。體被圓鱗,胸部完全具鱗不裸露。側線直走部始於第二背鰭6-8鰭條下方。稜鱗強,幾乎存在於直走部的全部。第二背鰭前方鰭條不延長,臀鰭與其同形。無離鰭。體背藍綠色,腹部銀白,體側上半部具9-10條暗色橫帶。鰓蓋後緣上方具一顯著的黑斑。背鰭及尾鰭黃綠色;臀鰭淡黃色,餘則透明或淡色。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非洲東海岸、紅海、印度沿海、南中國海、印尼、澳洲西北海域、菲律賓、台灣、日本南部、夏威夷群島及南太平洋斐濟群島等。台灣目前發現於澎湖及東部水域,為罕見之種。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