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不絕如縷 - 教育百科
ˋ
ˊ
ˊ
ˇ
  • 漢語拼音 bù jué rú lǚ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ù jué rú lǚ
解釋:
1.僅有一線連繫未斷。比喻局勢危急。唐.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煢煢孑立,未有子息。荒隅中少士人女子,無與為婚,世亦不肯與罪大者親昵,以是嗣續之重,不絕如縷。」也作「不絕如線」、「不絕若線」。
2.比喻聲音細微悠長,似斷非斷。宋.蘇軾〈赤壁賦〉:「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不絕如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