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假扣押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ǎ kòu yā
解釋:
  1. 民事訴訟強制執行前的一種保全程序。民事訴訟法規定,債權人在判決未確定前,可請求法院暫時扣押債務人財產。待判決確定,取得執行名義後,再執行所扣押的財產。
    【例】債權人為了防止他脫產,決定先向法院申請假扣押。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假扣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ǎ kòu yā
解釋:
民事或行政訴訟強制執行前的一種程序,係指債權人為保全債務人將來的金錢給付,而請求法院暫時扣押債務人之財產,禁止其處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假扣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