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握手 - 教育百科
ˋ
ˇ
  • 漢語拼音 wò shǒu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ò shǒu
解釋:
  1. 彼此伸手相互握住。是見面時表示親熱或友好的禮節,亦可用以表示祝賀或慰問。
    【例】他和在場的客人逐一握手寒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握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ò shǒu
解釋:
彼此伸手相互握住,是見面時的禮節,亦可表示親近或信任。《後漢書.卷一二.彭寵傳》:「寵謂至當,迎閤握手,交歡並坐。」《文明小史》第五一回:「饒鴻生搶上前,和主人握手相見過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握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ak-tshiú
又音: at-tshiú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彼此伸手互相握住,是見面時的禮節,也可以表示親近或信任。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握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握手頓手 相關客家語 扼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