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摺軸旋螺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摺軸旋螺
英文名: Latirus polygonus barclayi
描述:
俗稱巴克萊旋螺,英名Barclay's Latirus, Barclay's Spindle。貝殼呈長紡錘形,中大型,殼長約可達9.2公分,厚實堅固。螺塔中等高度,殼表淺黃色,新鮮的殼常有柔軟光滑棕褐色的殼皮覆蓋,各螺層有白色的鈍瘤,有清晰可見的黃褐色的小螺肋,縫合線深。臍孔小,螺軸上有3條弱褶皺。殼口卵形,白色,前水管溝長,內壁有螺旋紋,外唇較薄,外唇緣和前水管溝邊緣均呈鋸齒狀。口蓋黑色,葉狀,核在下方。軟體部位呈暗紅色,具有微細的白點。齒舌的中央齒狹窄,有3齒尖,側齒寬,有許多櫛狀的齒尖。
分布:
本種廣泛分佈於熱帶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包括模里西斯、馬斯克林島、留尼旺、印尼、越南、菲律賓、臺灣、西沙、南沙、婆羅洲、關島、新幾內亞、澳洲、所羅門群島等地。
作者: 陳育賢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