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栓皮櫟 - 教育百科
ˊ
ˋ
shuān pí l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uān pí lì
解釋:
植物名。殼斗科麻櫟屬,落葉喬木。單葉互生,葉長橢圓形或長卵披針形,背面有灰白色絨毛,芒刺鋸齒緣。花單性,雌雄同株,下垂柔荑花序。殼斗杯狀,包被堅果三分之二,堅果近球形。樹皮的木栓層特別發達,稱為「栓皮」。也稱為「木栓櫧」。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栓皮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栓皮櫟
英文名: Quercus variabilis
描述:
落葉喬木。樹皮縱向深溝裂,厚而富含栓皮層。單葉,互生;長卵形;長15~18cm,寬3~6cm;葉緣具銳鋸齒,齒端具睫毛;葉背灰白色,被細毛。堅果卵圓形或近球形,徑約1﹒8cm,為殼斗包被大部分,殼斗鱗片彎曲針狀。
分布:
台灣低、中海拔山區之闊葉樹林中,中國、日本、韓國等。
作者: 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黃雯雯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