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燈籠 - 教育百科
ˊ
dēng ló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ēng lóng
解釋:
  1. 以塑膠、細竹或鐵絲做骨架,外表糊上紗、紙,並用蠟燭、電燈做光源的燈具。可以提、掛,作為裝飾品或照明用具。
    【例】每逢廟會,社區裡便掛起一排排紅色燈籠,增添不少熱鬧的氣氛。 ◎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燈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ēng lóng
解釋:
以細竹或鐵絲做骨架,外表糊上紗或紙;或以塑膠做成,以蠟燭或電燈做為光源。可提在手上或掛在屋簷下,作為照明用具或裝飾品。《宋書.卷三.武帝紀下》:「床頭有土鄣,壁上挂葛燈籠、麻繩拂。」《老殘遊記》第四回:「一手提著燈籠,一手拿了個雙紅名帖。」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燈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燈籠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燈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鼓仔燈 相關客家語 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