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致畸胎作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eratogenesis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此依語源學的希臘文是teras,意思是畸胎,致畸胎物是指任何能引起胎兒畸形的物質。大致可分為化學性、物理性(如放射線)和生物性物質(如某些病毒)三類。鑒定外來化合物致畸胎性的方法是動物致畸胎試驗和人群流行病學調查。例如母親的藥物使用狀況與嬰兒的缺陷有關,如糖尿病或苯酮尿症,均被列入致畸胎物中。致畸胎物會直接傷害胚胎,或造成一個不正常的子宮,或使胎盤的功能受損,使胎兒無法得到營養。一般情況下影響胎兒發育是取決於致畸胎物的暴露量及受暴露時的階段,暴露越多對胎兒的影響越大。然而致畸胎物對每一個個體的所產生的影響因易感受性而有不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致畸胎作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