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鳩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ㄋㄧㄠˇㄇㄧㄥˊㄓㄨㄤˋㄙˋ鴿ㄍㄜ˙ㄗㄉㄢˋㄊㄧˇㄒㄧㄥˊㄐㄧㄠˋㄒㄧㄠˇㄊㄡˊㄒㄧㄠˇㄒㄩㄥㄊㄨˊㄨㄟˇㄉㄨㄢˇㄧˋㄔㄤˊㄖㄨˊ:「ㄅㄢㄐㄧㄡ」、「ㄏㄨㄥˊㄐㄧㄡ」、「ㄐㄧㄣㄅㄟˋㄐㄧㄡ」。
  2. ㄐㄩˋㄐㄧˊㄖㄨˊ:「ㄐㄧㄡㄐㄧˊ」、「ㄐㄧㄡㄏㄜˊ」、「ㄐㄧㄡㄍㄨ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鳩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ū
解釋:
  1. 鴿形目鳩鴿科部分鳥類的通稱。其狀似鴿,但體型較小,頭小胸凸,尾短翼長。如斑鳩。
  2. 聚集。
    【例】鳩合、鳩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ū
解釋:
[名]
鴿形目鳩鴿科部分鳥類的通稱。其狀似鴿,頭小胸凸,灰色有斑紋,尾短翼長。
[動]
1.聚集。如:「鳩合」、「鳩集」。《左傳.隱公八年》:「君釋三國之圖,以鳩其民。」
2.安定。《國語.晉語九》:「庶曰可以鑑而鳩趙宗乎?」三國吳.韋昭.注:「鳩,安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i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