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麴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ㄧˋㄓㄨㄥˇㄐㄧㄤㄓㄥㄍㄨㄛˋ˙ㄉㄜㄇㄞˋㄏㄨㄛˋㄇㄧˇㄈㄚㄒㄧㄠˋㄏㄡˋㄗㄞˋㄕㄞˋㄍㄢ˙ㄉㄜㄓˋㄆㄧㄣˇㄎㄜˇㄩㄥˋㄌㄞˊㄋㄧㄤˋㄐㄧㄡˇㄧˋㄔㄥㄨㄟˊㄐㄧㄡˇㄇㄨˇ」。ㄖㄨˊ:「ㄐㄧㄡˇㄑㄩˊ」、「ㄉㄚˋㄑㄩ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麴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一種將蒸過的麥子或白米發酵後再晒乾的製品。可用來釀酒。 △酒母、酒麴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把麥子或白米蒸過,加入麴種混合,使麴菌繁殖、發酵後再晒乾,稱為「麴」。可用來釀酒。宋.蘇軾〈少年遊.銀塘朱檻麴塵波〉詞:「銀塘朱檻麴塵波,圓綠卷新荷。」也稱為「酒母」、「酒麴」。
2.姓。如晉代有麴崇裕。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a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將白米或麥蒸熟後,經過發酵再曬乾的酒媒;可用來釀酒。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