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夯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āng
解釋:
  1. 用來敲打地基,使其結實的工具。
    【例】木夯、石夯
  2. 用夯砸地。
    【例】夯實、夯地
  3. 北方方言。指用力以肩扛物。
    【例】夯行李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āng
解釋:
[名]
用來敲打地基,使其結實的工具。如:「木夯」、「石夯」、「鐵夯」。
[動]
1.脹滿、鼓脹。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四折:「怎敢來俺莊上,不由的忿氣夯胸膛。」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二折:「氣夯破肚別人行怎又不敢提?獨自向銀蟾底。」
2.北方方言。指用力以肩扛物。如:「夯行李」。明.凈善重集.禪林寶訓一:「自家閨閣中物不肯放下,返累及他人擔夯,無乃大勞乎!」
3.用夯砸地。如:「夯實」、「夯地」。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giâ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扛。以肩舉物。
  2. [[動] ] 發作。
  3. [[動] ] 漲、上昇。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