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姁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ㄋㄩˇ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8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姁姁」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ㄒㄩˇ

1. 老婦人。《說文解字.女部》:「姁,嫗也。」

2. 「姁姁」:

⑴ 喜悅自得貌。《呂氏春秋.有始覽.諭大》:「父子兄弟相與比周於一國,姁姁焉相樂也。」

⑵ 言語溫和親切。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太尉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明.歸有光〈先妣事略〉:「敦尚簡實,與人姁姁說村中語。」

㈡ㄒㄩ

「姁媮」:溫和喜悅的樣子。《廣韻.平聲.虞韻》:「姁,姁媮,美態。」《文選.傅毅.舞賦》:「姣服極麗,姁媮致態。」唐.李善.注:「姁媮,和悅貌。」

注音: ㈠ㄒㄩˇ ㈡ㄒㄩ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姁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