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淥水 - 教育百科
ˋ
ˇ
  • 漢語拼音 lù shu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ù shuǐ
解釋:
1.清澈的水。唐.李白〈長相思〉詩:「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2.樂曲名。屬琴曲歌辭。《文選.馬融.長笛賦》:「上擬法於韶箾、南籥,中取度於白雪、淥水,下采制於延露、巴人。」唐.李頎〈琴歌〉:「銅鑪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後楚妃。」
3.河川名。在湖南省東部。有南北二源:北源源自江西省萬載縣南,南源源自江西省萍鄉縣南,於湖南醴陵會合後,西流注入湘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淥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