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蓓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ㄅㄟˋㄌㄟˇㄏㄢˊㄅㄠㄨㄟˋㄎㄞ˙ㄉㄜㄏㄨㄚㄖㄨˊ:「ㄏㄨㄚㄩㄢˊㄌㄧˇㄏㄢˊㄅㄠㄉㄞˋㄈㄤˋ˙ㄉㄜㄅㄟˋㄌㄟˇㄊㄡˋㄌㄨˋ˙ㄓㄜㄔㄨㄣㄊㄧㄢ˙ㄉㄜㄑㄧˋㄒㄧ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蓓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èi
解釋:
  1. →蓓蕾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èi
解釋:
[名]
參見「蓓蕾」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蓓蕾」:花朵含苞未開的樣子。《龍龕手鑑.艸部》:「蓓蕾,花欲綻貌。」《集韻.上聲.賄韻》:「蓓,蓓蕾,始花也。」唐.徐夤〈追和白舍人詠白牡丹〉詩:「蓓蕾抽開素練囊,瓊葩薰出白龍香。」《聊齋志異.卷一一.黃英》:「其蓓蕾在畦者,罔不佳妙。」

2. 草名,黃蓓。《玉篇.艸部》:「蓓,草名,黃蓓。」

注音: ㄅㄟ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蓓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