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紝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èn
解釋:
  1. 織布帛的絲縷。
    【例】紡績織紝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èn
解釋:
[名]
織布帛的絲縷。《漢書.卷六四上.嚴助傳》:「婦人不得紡績織紝。」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明年娶婦張氏,母女視之,訓以紡績織紝事,一如教兒時。」
[動]
用線穿針孔。《董西廂》卷六:「行待紝針關,卻便紝針尖。」
注音:
漢語拼音: rén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ㄖㄣˋ

1. 織布帛之絲縷。《說文解字.糸部》:「紝,機縷也。」《漢書.卷六四上.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嚴助》:「婦人不得紡績織紝。」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明年娶婦張氏,母女視之,訓以紡績織紝事,一如教兒時。」

2. 貫通、穿過。《董西廂》卷六:「行待紝針關,卻便紝針尖。」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八.器部.紙》:「草紙作撚紝癰疽,最拔膿。」

㈡ㄖㄣˊ,ㄖㄣˋ之又音。

注音: ㈠ㄖㄣˋ ㈡(又音)ㄖㄣ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紝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