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丟 - 教育百科
  • 部首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6
  • 漢語拼音 diū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ㄖㄥㄆㄠㄑㄧˋㄖㄨˊ:「ㄉㄧㄡㄊㄨㄥˊㄅㄢˇ」、「ㄅㄨˊㄧㄠˋㄌㄨㄢˋㄉㄧㄡㄧㄢㄉㄧˋ!」
  2. ㄧˊㄑㄩˋㄖㄨˊ:「ㄉㄧㄡㄌㄧㄢˇ」、「ㄉㄧㄡㄈㄢˋㄨㄢˇ」、「ㄑㄧㄢˊㄉㄧㄡ˙ㄌ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丟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iū
解釋:
  1. 遺失、失去。
    【例】丟錢、丟飯碗
  2. 扔、拋棄。
    【例】不要隨地亂丟紙屑、果皮!
  3. 擱置。
    【例】既有急事待辦,就把閒雜小事暫時丟一邊吧!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iū
解釋:
[動]
1.遺失、失去。如:「丟臉」、「丟飯碗」、「丟三落四」、「丟了錢包」。
2.扔、拋棄。如:「不要隨地亂丟紙屑、果皮!」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金水橋撲通的丟下個半生半死小孩兒。」《水滸傳》第二九回:「聽得撲同的一聲響,可憐這婦人正被直丟在大酒缸。」
3.遞、投送。如:「丟眼色」、「丟眉弄眼」。
4.擱置。《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褚一官便丟下這裡的事,忙著穿衣服、戴帽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i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