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豋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ㄉㄡˋ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3
  • 漢語拼音 dē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ēng
解釋:
[名]
古代盛肉食的器具,亦作為禮器之用。唐.高宗〈宗廟薦享別奠詔〉:「自今以後,宗廟薦享,爵及簠簋豋鉶,各宜別奠。」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古代盛肉食之器具,亦作為禮器之用。《說文解字.豆部》:「豋,禮器也。」《爾雅.釋器》:「木豆謂之豆,竹豆謂之籩,瓦豆謂之豋。」《詩經.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豋。」《新唐書.卷一一.禮樂志一》:「每座四簋居前,四簠次之,六豋次之,六鈃次之,籩、豆為後,皆以南為上,屈陳而下。」唐.高宗〈宗廟薦享別奠詔〉:「自今以後,宗廟薦享,爵及簠簋豋鉶,各宜別奠。」

注音: ㄉ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豋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