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拋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ㄖㄥㄉㄧㄡㄖㄨˊ:「ㄆㄠㄒㄧㄡˋㄑㄧㄡˊ」、「ㄆㄠㄓㄨㄢㄧㄣˇㄩˋ」。
  2. ㄕㄜˇㄑㄧˋㄖㄨˊ:「ㄆㄠㄑㄧㄅㄧㄝˊㄗˇ」、「ㄆㄠㄊㄡˊㄌㄨˊㄙㄚˇㄖㄜˋㄒㄧㄝˇ」。
  3. ㄆㄠㄊㄡˊㄌㄡˋㄇㄧㄢˋㄗㄞˋㄍㄨㄥㄎㄞㄔㄤˇㄏㄜˊㄔㄨㄒㄧㄢˋ
  4. ㄆㄠㄕㄡˋㄉㄚˋㄌㄧㄤˋㄇㄞˋㄔㄨㄕㄤㄆㄧㄣˇㄖㄨˊ:「ㄐㄧㄤˋㄐㄧㄚˋㄆㄠㄕㄡˋ」、「ㄆㄠㄕㄡˋㄘㄨㄣˊㄏㄨㄛ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āo
解釋:
  1. 隨手向上或向外丟扔。
    【例】拋帽子、拋繡球、拋磚引玉 ◎
  2. 丟棄。
    【例】拋棄、拋卻、拋除
  3. 甩落。
    【例】跑到第四圈,他已經把其他人遠遠的拋在後頭。
  4. 露出、顯露。
    【例】拋頭露面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āo
解釋:
[動]
1.棄而不顧。如:「把困難拋在腦後。」、「拋頭顱、灑熱血。」《後漢書.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傳.安成孝侯賜傳》:「賜與顯子信賣田宅,同拋財產,結客報吏。」
2.投擲。如:「拋錨」、「拋繡球」、「拋物線」、「拋磚引玉」。明.何景明〈津市打魚歌〉:「小船取速不取多,往來拋網如擲梭。」
3.甩落。如:「跑到第四圈,他已經把其他人遠遠的拋在後頭。」
4.露出、顯露。如:「拋頭露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ha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撒下。
  2. [[動] ] 翻轉。
  3. [[動] ] 迂迴環繞。
  4. [[動] ] 不定向的行動。
  5. [[動] ] 停擱。
音讀: pha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投擲、丟。
  2. [[動] ] 丟棄、遺棄。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