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3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滄海一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此處勝跡遊賞,並曾以此地為名,撰成前後〈赤壁賦〉兩篇。在前〈赤壁賦〉文中,蘇軾藉與賓客泛舟其上時,抒發萬物興衰、人事變遷的感嘆。文中提到因遊赤壁,而懷想起當年赤壁之戰時,曹操、周瑜當時的英姿,戰船相接千里,旌旗飄揚遮空的壯觀景色,如今卻什麼都不剩,豈不是讓人無限感慨?何況我們如今所能做的就是學漁夫、樵夫般的過日子,以魚、蝦、麋鹿為友,駕著小船,舉酒相敬。人生就像寄居在天地間的蜉蝣,也像滄海中的一粒粟米,是如此地短暫、渺小。想到這裡,難免感傷起來,轉而羨慕長江的永無窮盡。希望自己也能像天仙一樣地遨翔天際,和明月同壽。這裡的「渺滄海之一粟」後來演變成「滄海一粟」這句成語,比喻渺小而微不足道。
|
孜孜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疲倦。見「孜孜不倦」條。
01.清.薛福成〈代李伯相復沈太史書〉:「因執事眷念時務,殷殷不倦,略抒鄙懷,以相質證,未識以為然否?」
|
憤世嫉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文學上的改革,不僅影響了當代,也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宋代,振興了散文,稱之為「古文運動」。這一篇是韓愈抒發對社會、人性的看法,提到有一個姓談的書生寫了一篇〈崔山君傳〉,對不合理的社會現狀,表達了憤恨,以及憎恨邪惡的勢力,似有著隱遁的決心。而這個部分讓他覺得一般人很少能夠不與禽獸異物相同,而將人類應有的性情發揮到極致的。韓愈對人生所抱持的態度是屬於入世的,因為遵行儒家思想,對於社會應當貢獻己力,而非佛老那種出世、無為的消極生活態度。後來「憤世嫉俗」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對痛恨腐敗的社會現狀及庸俗世態的痛恨。
|
事與願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是他的好友呂安為其兄呂巽誣諂繫獄,他仗義執言,卻受到牽連,在獄中藉以抒發情緒之作。他生性不與世俗同流,志在守樸全真,對於自己無端被陷害入獄,心中的哀痛和憤慨,是誰也比不上的。他感嘆身陷囹圄的殘酷事實,和本想「嗈嗈鳴鴈,奮翼北遊」──像雁一樣翱翔天際自在悠遊的願望相違背。最後他和呂安全因此被殺了。後人就以「事與願違」表示事實和願望相違背。
|
物換星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滕王閣序〉,至今為人所傳頌。王勃另作了一首〈滕王閣〉詩,詩的上半部在描述滕王閣的華麗壯觀,後半部則是抒發從滕王閣引發的感嘆,「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大意是說天上的雲投影在閣前的潭水上,日光也顯得安閑暇適,但地上事物不斷地改變、時序星辰不停地轉移,不知已經過了多少寒暑。當年的李元嬰現在不知身在何處?只剩欄杆外的長江滾滾東流。後來「物換星移」就被用來比喻景物的變遷,世事的更替。
|
趨炎附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沈生於極端重視門第的晉朝,年輕時雖然很有文采,但出身寒門,還是無法打入上流社會,於是他寫了篇〈釋時論〉,以抒發鬱鬱不得志的心情。其中提到:在溫暖地方的人,都是喜歡熱的人。但能夠知道冶煉金屬的方法,只有掌爐漆炭的人。就像想要打入上流社會,出身是很重要的。出身卑賤的人,常常被人汙辱;出身尊貴的人,卻常得到榮耀。肉食的有錢人不斷出入於華廈,粗茶淡飯的窮人只能往來於田野。講求名利的人,向有勢力的人逢迎諂媚;而講求名聲的,卻因為錢財,而原形畢露。實在是很令人感嘆。後來「趨炎附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依附權勢。
|
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抒寫、表達。《晉書.卷九二.文苑傳.袁宏傳》:「宏有逸才,文章絕美,曾為詠史詩,是其風情所寄。」
|
風塵僕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塵僕僕」係由「風塵」及「僕僕」二語組合而成。
「風塵」是出自漢.秦嘉〈與妻書〉。秦嘉,字士會,東漢隴西人。桓帝時,秦嘉為郡上計簿吏,因此須向中央報告該郡境內所有統計數據。有次,妻子徐淑因病返回老家,來不及當面告別,於是互贈詩文抒發思念之情,《玉臺新詠》即收錄有秦嘉〈贈婦〉詩三首。〈與妻書〉一文裡提到「當涉遠路,趨走風塵。」寫的是:出差的路途遙遠,一路上必然勞頓地趨走在風沙塵土中。
「僕僕」則是出自宋朝高斯得〈經筵進講故事〉。文中指出近年來,士大夫汲汲於爵祿名位的追求 形成一種風氣,廉恥道德為之淪喪。也因為這樣,使得近來負監督糾彈諫諍之責的臺諫官員,「既往後來,僕僕道路」,也就是往返奔波,旅...
|
浮光掠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言筌」來描述詩的寫作是大有問題的。詩是用來「言志」,也就是用來「說出意念」的,只是為了把感情充分發抒,所以演變成詠歌,這雖然和正常言語不同,但也是「言」呀!怎能說「不落言筌」呢?詩也可以拿來表述諷刺的情感,這也就是論理呀!怎麼可以說是「不涉理路」呢?因此他認為嚴羽的見解就像嚴氏自己形容盛唐詩所用的一些比喻:「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一樣,都是「浮光略影」,看起來似有見地,其實就像一個人的腳跟沒踏在地面上一樣,是相當地空泛,不可信的。後來「浮光掠影」這個成語可能就從這裡的「浮光略影」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見識粗淺,不夠仔細深入,也用來特指文章言論的內容膚淺空泛;有時也用來形容印象不深刻。
|
萍水相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遇的人竟都是流落在外的異鄉人。」當然王勃在文章中,說這幾句話是別有所指的,是在為那些有志難伸的人,抒發自己的看法。後來「萍水相逢」被摘出成一句成語,比喻人本素不相識,因機緣巧合偶然相逢。就緣分來說,自是有緣;但就交情來講,則尚屬微淺。這句成語有時偏於緣分,有時偏於交情,使用時要特別留意。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