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42.0322 ms
共 14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研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學習。《北齊書.卷四.文宣帝紀》:「詔郡國修立黌序,廣延髦俊,敦述儒風。其國子學生亦仰依舊銓補,服膺師說,研習禮經。」
|
學習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用來協助訊息處理,以促進學習效果的思考或行為。教育心理學上有關學習技巧的教學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但是學習策略研究的蓬勃發展,根據邁克屈(W. J. Mckeachie)的看法,主要的原因是受訊息處理論與後設認知論的影響。溫斯坦(C. E. Weinstein)和梅伊爾(R. E. Mayer)認為訊息處理的歷程包含四個成分:選擇(selection)、建構(construction)、統整(integration)、和習得(acquisition)。選擇是學習者對於某些特定訊息給予注意,並將這些訊息傳送到短期記憶中複誦以免快速遺忘。建構是指學習者在工作記憶中建立新訊...
|
習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近年來教學心理學的研究中,學習的認知歷程是主流之一。從認知的訊息處理論中得知,學習的認知歷程包括經由注意而使外在的刺激從感受器至知覺階段、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可能涉及訊息的摘取、訊息的保留存檔、以及訊息的檢索應用等,而其中最重要的三種成分即為:習得成分(acquisition components),指學習新訊息有關的歷程;保存成分(retention components),指設法記憶新學習訊息的歷程;應用成分(application components),指將所學習的知識技能應用來解決問題的歷程。
故習得乃是指學到新的知識、觀念、動作技能等,而習得的能力需要應用各種... |
直接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接學習(Direct Instruction)直接教學又稱明示教學(explicit teaching),是由Engleman與Becker在1969年所創。教學設計原則著重在將學習者的表現概念化為具體的各個目標和各個任務,再將這些任務細分為更小的成分任務(次級任務),發展出各個訓練活動,以確保每一次即任務的精熟,最後,將全部的學習情境安排成各個步驟,以確保成分任務能適當地...
|
序列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方法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序列學習是學習具有特別順序的事實。例如,學習有時間順序的事件、學習長除法的演算順序、學習礦物的相對硬度等,都是序列學習
|
習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某地區內的人們長期養成的習慣、風俗。《戰國策.趙策二》:「常民溺於習俗,學者沉於所聞。」《文選.左思.魏都賦》:「情有險易者,習俗之殊也。」
|
學習型家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代社會下,學習的場域不再侷限於學校,而應將家庭也視為學習的環境之一,建立「家庭學習中心」,即時學習,健全家庭的教育化功能。家庭是人最開始接觸到的社會團體,是人生學習的起點,終其一生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因此同時是終身學
|
見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擔任某種職務前,先到現場實習。如:「見習護士」、「見習教師」《清朝續文獻通考.學校考.學堂.武學》:「各生均經核定分數,分起發往近畿直隸各鎮試充軍職,嗣見習期滿,據各該鎮統制官將該生等在軍隊見習分數列表申送到部。」
|
替代性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替代性學習是班杜拉(A. Bandura)社會學習論的一個概念;是學習者透過觀察所模倣者行為得到獎懲經驗,而產生的一種學習過程。社會學習論認為親身經歷的經驗,對學習固然重要,但替代性經驗也具有同樣的功能。因為人類具有觀察學習的能力,能不需要經過冗長的嘗試與錯誤的親身經歷;許多學習行為的發生,都是個人觀察別人的行為及其行為結果所產生的替代性學習,如當兒童看到所模倣者的犯規行為受到懲罰時,從這個替代性經驗中學得了犯規受罰的事實,因此在類似的情境中曾有意地控制自己的行為。
替代性學習在教育上特別具有重要的意義;教育強調教師以身作則及身教的重要性,就是含有使學生由觀察而產生替代性學習... |
學習動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動機目錄1 定義2 歷程2.1 教學上的運用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定義所謂動機,是只維持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使該一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歷程或是內在原因,簡單來說,就是做某件事的原因為和,那個促使他去行動的動力,而現在加上學習兩個字,此時他的主詞是教師,因此是指稱當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的時候,能夠引發學生進行學習活動,並促使該活動的進行朝向教師一開始所設定的目標方...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