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1.94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條陳意見及辦法的書簡。《老殘遊記》第三回:「至於其中曲折,亦非傾蓋之間所能盡的。容慢慢的做個帖呈覽,何如?」
預期效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期效益係解釋成人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理論架構。此理論係由美國成人自導學習專家塔富(T. Tough)於一九七八年所提出。該理論主張學習者的行為是可以了解的,且學習者本身很清楚了解其參與的理由。學習者願意學習係意識到學習後的報償,這是其學習的原動力。他認為此種預期效益的力量比潛意識或環境的力量還大。
  塔富等人指出預期效益的過程,有五個階段,即:(1)進行一項學習活動;(2)獲得知識或技巧;(3)應用知識;(4)得到物質獎賞;(5)得到非物質的獎賞,如取得學分或學位。在每個階段,預期效益可以化成三種個人的感覺,即高興(快樂、滿足、愉快)、自尊(包括自我評價較高,對自己有信心及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言語教訓人。如:「你不要儘教,好嗎?」
性三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三品」最初由漢儒董仲舒提出,把人性分為上、中、下三等,即聖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他認為上下兩等人的性,不能名之為性,惟中民之性,乃可名性。他又認為人性並非本善,必待教然後能善。他:「今萬民之性,待外教然後能善,善當與教,不當與性。」因為萬民的性,有待外加的教育才能夠善,所以善應該屬於教育的範疇,而不當屬於性的範疇。他又:「性如繭如卵,卵待覆而為雛,繭待繅而為絲,性待教而為善。」又:「性比於禾,善比於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質而未能善,於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民受未能善之性於天,而退受成性之教於王,王承天意,以成民...
無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靠嘴不足為證。《初刻拍案驚奇》卷一○:「設誓到也不必,只是口無憑,請朝奉先回。」《紅樓夢》第一二回:「況且口無憑,寫一張文契才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他人所。根據傳言。如:「據他決定參加立委的選舉。」《文明小史》第三六回:「那東洋人據亦是一個官。」
海底擴張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海底擴張學sea-floor spreading1.1 背景1.2 擴張的歷史和證據1.3 海洋板塊(註2)1.4 關鍵字1.5 參考書目 海底擴張學sea-floor spreading科學家海斯推測地涵內的岩漿產生熱對流作用,使得上部地函物質溶解,沿著中洋脊的裂谷湧出,凝固後形成了新的海洋地殼像,使得原本在裂谷兩側的海洋地殼向外移動;另一方面老的海岸地殼則像海溝處隨地函熱對流的下沉進入地函,融化成地函的一部份。推估中洋脊以每年兩公分的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敘述明。如:「長輩正述往事,大家聚精會神,仔細聆聽。」《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歷歷述平生事,無一不記。」
空口白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做而沒有實際行動表現。《醒世恆言.卷三五.徐老僕義憤成家》:「我只道本利已在手了,原來還是空口白話,眼飽肚中飢。」《兒女英雄傳》第三回:「那和尚可是個貪利的,大約和他空口白話也不得行。」
換句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另一種法表示。用於改變敘述的邏輯或話的立場。如:「老師建議他修改提案內容,換句話,老師不完全贊同他原來的構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