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69 ms
共 19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進步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進步主義1.1 介紹1.2 進步主義與教育1.3 備註 進步主義 介紹進步主義的教育是美國在十九世紀晚期和二十世紀初期一項重大社會-政治改革運動中的一部份,這個運動是由於美國尋求適應劇烈的都市化和工業化而產生的,並因而塑造了當時美國生活的特徵。在政治舞台上,進步主 |
陳義過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說的道理過於高深。如:「你的意見雖然很好,但陳義過高,恐非一般人所能接受。」
|
忠孝節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對夫妻盡節,對朋友盡義。宋.洪邁《夷堅丙志.卷一四.忠孝節義判官》:「吾今為忠孝節義判官,所主人間忠臣、孝子、義夫、節婦事也。」也作「忠孝節烈」。
|
義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彰顯道義的氣概。《三國演義》第二四回:「雲長義氣深重,必不肯降。」《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像長兄有這樣品貌材藝,又有這般義氣肝膽,正該出來替朝廷效力。」
|
化約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約主義主要有三種意義:(1)主張任何複雜的現象都可由分析現象之內的基本物理結構來解釋;(2)極力簡化複雜的觀念、事件、狀態等,有低估、曲解且模糊事物真相之處;(3)試圖將某種科學簡化為另一種科學,將某種科學所使用的關鍵詞用另種科學的語言來予以定義,而其結論也可從另種科學的命題中導出。
西方思想自古希臘哲學家以降,即一直追求科學統一的理想。柏拉圖(Plato, 427~347 B.C.)將畢達哥拉斯學派(Pythagoreans)的萬物本質是「數」的觀點進一步發揮,將宇宙安排在一個井然有序的秩序中,可以透過算術的數序來把握及理解。中世紀的魯爾(R. Lull, 1235~13... |
慷慨赴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赴義,為正義而死。慷慨赴義指意氣激昂的去為正義犧牲生命。明.朱鼎《玉鏡臺記》第二六齣:「大丈夫當慷慨赴義,何用悲為?」
|
三民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父孫中山先生建國的政治主張,包括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總稱為「三民主義」。
2.書名。國父最重要的一部遺教,為中華民國建國的寶典。全書為國父於民國十三年在廣州的講演詞,分為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各六講,民生主義四講。
|
定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一個概念所包含的內容簡要而完整的表達出來,稱為「定義」。
|
廣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本義的推廣,以闡發其蘊義。如清.王夫之著有《說文廣義》一書。
2.相對於狹義而言。事物的定義適用的範圍有大小之別,大者稱為「廣義」,小者稱為「狹義」。如:「根據廣義的解釋,這些推論都可以說得通。」
|
人本主義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本主義教學法起源於一九六○年代對舊有教育思潮和體制的反省。此派學者反對行為學派的編序教學(programmed teaching)原理,他們雖和認知學派一樣強調發現式學習的重要性,但認為舊有的教育忽略了學習者的感覺(feeling)和情緒(emotions)等方面的教育。
人本主義教學法主張學習者中心教學法。學習者具備潛能以擔負學習的責任,在開放式的和無威脅的學習環境下,他們會主動發現他們的需要和完成學習目標的方法,教師扮演的是溫暖的、支持的、非介入的角色。 提倡人本主義教育的著名學者及其主張包括馬士洛(A. Maslow)的自我成長和學習、羅吉斯(C. Ro...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