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元順帝(1333∼1368)宮人,與三聖奴、妙樂奴同以善舞《十六天魔舞》受到惠宗的寵愛,經常獲得豐厚的賞賜。明(1368∼1644)周憲王朱有燉(1379∼1439)的「元宮詞」描述最為詳盡:「按舞嬋娟十六人,內園樂部每承恩。纏頭例是宮中賞,妙樂文錦最新。隊裡唯誇三聖女,清歌妙舞世間無。御前供奉蒙深寵,賜得西洋照夜珠。」
《元史.順帝本紀》、《中華五千年藝苑才女》、《中國舞蹈史》。
淑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淑慝,善與惡。淑慝途指善惡有別。《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從淑慝途,惟在後人法戒。」
[特教育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教育法]於民國七十三年(1984)頒布,為我國實行特教育的主要法律依據,其內容共有四章二十五條。第一章「總則」,規定特教育之目的、內容、實施的階段、辦理的機構、師資的培育及任用等項;第二章「資賦優異教育」,規定資賦優異的類別、資賦優異學生的獎助、保送升學、縮短修業年限,及辦理學校之聯繫配合等項;第三章「身心障礙教育」,規定身心障礙的類別、身心障礙學生的教育安置、升學、特別待遇及相關機構輔導措施等項;第四章「附則」,規定私立特學校的辦理,特教育經費預算的編列及特教育諮詢委員的設置等項。在我國特教育制度化的過程中,[特教育法]的制定,是相當重要的里程碑。
  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特的技能。《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與世技,固孤是求。」
2.不同的技能。《莊子.秋水》:「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技也。」
兒童特教育寄宿學校(蘇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童特教育寄宿學校(cneywckoul-urmcpramn )障礙或缺陷的兒童,如盲、聾、啞、弱智、肢體殘障等設立的普通寄宿學校。學校具有治療與教育的雙重功能,故擁有醫生、心理--神經病理學家、護士、受過專案訓練的教師,以便對有缺陷的兒童進行治療與矯正的同時,進行正常的普通教育與教學,並培養勞動的習慣與技能。學校的教育目標在使學生能獨立生活與學習,進而能參與勞動生產的活動;另一方面,也使學生的家庭與父母得以減輕負擔,以便投入生產行列。
  學校的設立,大體是依照普通學校的原則,但在教材教法、生活指導上有其特色;學生必須寄宿在學校裡,接受近於個別化的課程教學。主要的類型有二:...
轍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轍,車途。「轍同歸」猶「途同歸」。見「途同歸」條。01.宋.朱熹〈滄州精舍告先聖文〉:「張爰及司馬,學雖轍,道則同歸。」
教育普通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教育普通化係將特教育與普通教育合併的主張。過去強調特教育是分離於普通教育之外。所以無論經費、人員、經營管理等可以有別於普通教育,因而造成特教育逐漸和普通教育越離越遠。這種現象不但發生在一般公立學校,連學術界也明顯感到這種分離。因此,在美國有學者主張應進行「特教育普通化」的運動。亦即主張特教育應包含在普通教育之內,在大部分障礙學生接受回歸安置下,由特教育與普通教育教師共同分擔教學的責任。
  這項運動最關切的問題是:如何使特教育與普通教育在最有效率的情況下共同運作,使得每個學生皆蒙受其惠。每一個障礙兒童,無論被安排在那一種教育安置下,皆必須為其發展適合其能力及需求...
絕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遠的異地。《晉書.卷三五.裴秀傳》:「故雖有峻山鉅海之隔,絕域方之迥,登降詭曲之因,皆可得舉而定者。」也作「絕域異方」。
幼兒特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幼兒指六歲以前幼兒,在生理、心理及智能上異於正常兒童,普通學校課程無法滿足其需要,致難以在一般學校中有效學習,需要特別教育方案才適合其狀況。為這些幼兒所提供的特教育方案稱之為幼兒特教育。
  幼兒特教育分為身心障礙與資賦優異兩大類。依民國七十三年公布的〔特教育法〕第十條與第十五條之規定,特幼兒包括資賦優異、智能不足,視覺、聽覺、語言障礙,肢體殘障,身體病弱,性格異常、行為異常、多重障礙、學習障礙及其他顯著障礙者等十二類兒童。
  幼兒特教育實施方式如下:
1.特學校:依是否提供寄宿設施而分為住宿制與非住宿制,類似普通學制。此等機構不僅有受過專...
形妙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奇妙特異的形狀。宋.周邦彥〈汴都賦〉:「與夫沉沙栖陸,異域所至,形妙狀,目不給視。」也作「形怪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