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0.65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約束自己。如:「己甚嚴」。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上》:「寧波宗太守湘文,己愛民,政聲卓著。」
楚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190~1243)字晉卿,號湛然居士,又號玉泉老人。遼宗室。博學能文,元太祖定燕,召為相,歷事兩朝,凡蒙古陋風,悉為改革,元立國規模多出其手定,卒贈廣寧王,諡文正。著有《湛然居士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勢高大險峻的樣子。《詩經.小雅.蓼莪》:「南山,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動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節奏變化的感覺。如:「她深具舞蹈天分,一跳起舞來,全身就充滿了動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分析兒童道德判斷發展為三個階段,其第三階段即為自期。
  皮亞傑認為八、九歲以後的兒童開始能根據個人的價值結構,對行為的善惡作獨立判斷。其道德標準也具有相當的理性,能考慮到行為的動機及互惠的思考,已具備可逆性的道德推理。因此兒童之間能維持相互尊重,而且由約制的道德觀(morality of constraint)轉為合作的道德觀(morality of cooperation)。
  本階段之所以稱為自期,乃是由於兒童逐漸學習探詢道德應然性的理由,不再盲目的接受一切他的規範。此時能以抽象的道德原則和理想的規則作...
效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aw of Effect桑代克認為「愉快的學習(報酬)會加強刺激與反應間的聯結,而不愉快的(懲罰)將減弱這種聯結。」在學習的理論中,桑氏的效果是最受重視的學習定。他認為:在條件相等的情形下,其中符合個人意願的一種刺激,即刻會引起適度的反應。當這種反應使人感到滿足時,刺激與反應間聯結便更牢固。反之,若刺激不合意願,其反應便是不愉快,則刺激與反應間聯結將減弱。桑代克從迷籠實驗中,觀察到貓所以學會開門是因為貓打開門後即可吃到食物,也就是獲得滿意的...
摩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摩西根據耶和華經傳給希伯來人的法。其內容以十誡為主,包括民法、道德和宗教儀禮等。
牛頓第二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牛頓第二定1.1 力與加速度(註2)1.2 特性(註1)1.3 參考書目 牛頓第二定1. 表明了物體的加速度跟物體所受的和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品質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而從物理學的觀點來看,牛頓第二定亦可表述為「物體隨時間變化之動量變化率和所受外力之和成正比」當一個靜止的物體忽然由靜止變為運動,那麼它必受到了力的作用。這個力跟物體的速度以及品質...
定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術語。定旋(C.F.)是早期複音音樂常用的音樂素材,它是把一個舊有的旋作為新作品的主題,這個被借用的旋可能原封不動地被再使用或略加變化。定旋亦可釋為一種無伴奏的齊唱歌曲。
康謳主編《大陸音樂辭典》民國六十九年、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王沛綸編著《The Concise Dictionary of Music》全音樂譜出版社(1968年)。
拉午耳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份1與成份2混合形成理想溶液,依拉午耳定:     式中,p1與p2分別為成份1與成份2的蒸氣分壓; 分別為純液體1與2的飽和蒸氣壓;x1與x2分別為成份1與成份2的莫耳分率。則此理想溶液的總蒸氣壓為:     在此理想溶液內,成份1與成份2分子間的引力,等於成份1與成份1、或成份2與成份2分子間的引力;但大部分的混合溶液都非理想溶液。  溶液中若有非揮發性的溶質加入,則溶液的蒸氣壓應比溶劑的蒸氣壓低;當溶液中溶質的濃度很小時,溶液的蒸氣壓等於純溶劑的蒸氣壓乘以溶劑的莫耳分率,這是拉午耳定的另一種說法。設 是純溶劑的蒸氣壓,x1是溶劑的莫耳分率,則溶液的總蒸氣壓p為: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